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病工伤 > 认定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工业性氟病是由于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无机氟化物所致、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骨骼改变可由X射线检查发现。最先出现于躯干骨尤其是骨盆和腰椎,继而桡、尺骨和胫、腓骨亦可受累。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增浓,交叉成网织状,呈“纱布样”或“麻袋纹样”,严重者如“大理石样”。桡骨、尺骨、胫骨、腓骨、骨盆和腰椎等处的骨膜、骨间膜、肌腱和韧带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萌芽状、玫瑰刺状或烛泪状等)的钙化或骨化等骨周改变。

  在临床上,眼、上呼吸道和皮肤刺激症状和慢性炎症出现较早,尿氟含量往往超过当地正常值。腰背和四肢疼痛、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及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上腹痛等)比较常见。严重者可有关节运动受限、骨骼畸形和神经受压症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性氟病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

  应根据密切的职业接触史和骨骼X射线改变,参考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疾病,方可诊断。

  3 观察对象

  骨质密度在正常范围内,骨小梁稍有增粗,骨周有轻微改变。

  4 骨骼X射线改变的分期

  4.1 I期

  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增浓,交叉呈“纱布样”表现;桡、尺骨或胫、腓骨骨膜、骨间膜有明确的钙化或骨化。在骨质或骨周改变中,如有一项显著而其它改变轻微者,亦可诊断。

  4.2 Ⅱ期

  除躯干骨外其它部位亦可受累,骨质密度明显增高,骨小梁明显增粗,呈“麻袋纹样”表现;骨周改变较为明显和广泛。

  4.3 Ⅲ期

  全身大部分骨骼受累。骨质密度显著增高,骨小梁模糊不清如“大理石样”;长骨皮质增厚,胸腔变窄。骨周改变更为明显和广泛,椎体间可有骨桥形成。

  5 处理原则

  5.1 治疗原则

  可适当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类,并给予对症治疗。

  5.2 其他处理

  5.2.1 观察对象

  定期复查,不需要特殊处理。

  5.2.2 I期患者

  一般不必调离氟作业。

  5.2.3 Ⅱ期及Ⅲ期患者

  调离氟作业,根据机体功能状态安排适当工作或休息。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录B、C(规范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只适用于氟及其无机化合物所引起的疾病,不适用于有机氟化物所引起的疾病。

  A.2 本病是由于长期接触过量无机氟化物所致,故必须有在高浓度环境下工作多年的历史,发病年限一般在10年以上,劳动条件特别恶劣的特殊情况,接触3年者也有发病。

  A.3 骨骼X射线改变是本病诊断分期的主要依据。由于骨骼X射线改变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故必须排除具有类似骨骼X射线改变的其它疾病,如地方性氟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石骨症、骨转移瘤和肾性骨病等。

  A.4 本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几乎累及每一个器官。这些症状虽非特异,但却可先于骨骼改变或与骨骼改变同时存在,是发现疾病的重要线索,在综合分析中能提供有力佐证。诊断时应参考临床症状,但因其与骨骼X射线改变多不平行,且难以明确分期,故诊断与分期主要以骨骼X线改变为依据。

  A.5 尿氟检查结果不规律,波动性大,除受饮水和食物影响外,主要原因是留尿时间不一致。氟作业工人尿氟上班后随接触情况而升降,休息24小时后,基本上恢复到原来水平,故留脱离接触24小时后的班前尿较能反映工人体内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尿氟的自然波动,应每周留一次,连续三次以上,取其平均值作为衡量尿氟高低的依据。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尿中氟化物的选择性电极测定法

  B.1 原理

  氟电极法是应用电位法测定溶液中的氟离子活度。氟化镧单晶膜是电极的敏感元件,它对氟离子具有选择性。由于膜内外氟离子浓度不同而在膜两边产生电位差,称之为膜电位(Em)。膜电位的大小与膜内外氟离子活度有关,其关系可用能斯特(Nernst)方程式来表示。当膜内溶液的氟离子活度不变时,则电位与膜外被测溶液的氟离子活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Em=2.303×(RT/nF)×1ogaF-

  式中:R—气体常数,等于8.3148焦耳/度.克分子;

  T—绝对温度,等于273十溶液温度℃;

  N—离子电荷数,就F-而言,n=-1;

  F—法拉第常数,等于96488库伦/克当量;

  aF-—氟离子活度,等于氟离子浓度(cF-)与活度系数( g )的乘积,即aF-=g.cF-。

  测试时,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化学电池,电池的电动势E=Eg-Em,式中Eg为饱和甘汞电极 (参考电极)的电位。它是一个常数。所以电动势E与1ogaF-成线性关系。上式中2.303RT/nF即为直线的斜率(又称级差或能斯特系数)。在25℃时,对负1价氟离子来说,它等于-59.16毫伏。因此,测定电动势E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氟离子浓度。

  B.2 仪器

  a)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建议用长沙半导体材料厂生产的CSB—F—1型产品。

  b)离子活度计或精密酸度计,或酸度计与高电势电位差计联用。

  c)磁力搅拌器。

  d)50ml聚乙烯塑料烧杯。

  B.3 试剂

  a)5N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1%溴甲酚绿水溶液。

  c)不含氟的总离子强度缓冲液(绘制标准曲线用):称取氯化钠58g,二水柠檬酸钠10g,冰乙酸57ml,溶于蒸馏水500ml中,加入溴甲酚绿指示剂3ml,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指示计刚呈绿蓝色,加水稀释1L。

  d)氟标准溶液:精确地称取经105℃干燥过的分析纯氟化钠2.2104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内含F-1000mg,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临用时稀释成lml内含F-100mg及1ml内含F-10mg的两种标准应用液。

  B.4尿样的收集

  用作诊断参考时,建议留取脱离接触24小时后的班前尿,连续测定3次,每周1次。

  B.5 分析步骤

  a)于7个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相当含F-5、10、25、50、100、250、500mg的标准溶液,每瓶各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液25ml,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各瓶中的F-浓度依次为0.1、0.2、0.5、1.0、2.0、5.0、10.0mg/l。

  b)分别将各瓶中溶液倒出约20~25ml于50ml小烧杯中(体积不必准确量取),各放人一根铁心塑料管的磁力搅棒。

  c)由低浓度开始,将烧杯依次置磁力搅拌器上,插入氟电极及甘汞电极,开启搅拌器,搅拌约2~4 分钟,停止搅拌,读取电位的毫伏值。

  d)再搅拌1~2分钟,停止后,再读毫伏值至不再变化时为止,记录该数值。

  e)于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线。

  f)精确地量取适量(10或15ml)尿样于50ml小烧杯中,加溴甲酚绿指示剂2~3滴,必要时用0.5N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指示剂刚转变为蓝绿色。

  g)加入与所取尿样同体积的总离子强度缓冲液及搅棒,插入电极,同样测定毫伏值。

  h)在标准曲线上查出该毫伏值相对应的氟浓度并乘以2,即为尿样的氟浓度。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骨骼X线摄片的要求

  C.1 采用200mA以上的X线诊断机,焦点大小不超过2.0×2.0mm,最好为旋转阳极球管。

  C.2 摄片部位:基本要求是骨盆正位片,一侧桡、尺骨正位片及同侧胫、腓骨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摄胸部和腰椎正位片。

  C.3 按照条件的要求如下表。

  摄片部位 靶片距离,cm 毫安秒,mAs 千伏值,kV 滤线器

  骨 盆 100 100~150 厚度(cm)×2+(30~40) +

  桡、尺骨 100 25~30 厚度(cm)×2+(30~40) -

  胫、腓骨 100 30~40 厚度(cm)×2+(30~40) -

  腰 椎 100 100~150 厚度(cm)×2+(30~40) +

  胸 部 150 20~25 厚度(cm)×2+(30~40) -

  注:X线胶片最好用蓝片基。

  C.4 摄片质量要求

  摄片位置准确,对比度良好,直接曝光区呈黑色,软组织是灰色,层次分明,皮质和骨小梁显示清晰。

本文版权均属职业病防治公益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职业病防治公益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未注明"来源:职业病防治公益网 "的文/图等稿件,均来自网络,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职业病防治公益群 117160408
Copyright © 2010 职业病防治公益网 zybso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邮箱:zybsos@126.com 联系电话:13551232418 版权所有 www.zybsos.org 蜀ICP备1300083号
 技术支持:众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