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是工伤的一种,通常被称为隐性工伤。我市职业健康形势不容乐观,近四分之一的劳动者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中,新发职业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根据中央、省、市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市政府印发的“三定”方案,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安监局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行为,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工作,组织指导督促检查职业危害申报工作,承担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审批和职业卫生许可证审批管理工作,承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参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为了把职业病预防措施落实到实处,让广大劳动者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市安监局确定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分类监管,全面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打造两支队伍,构筑三道防线,监督好四类重点企业,减少职业危害,改善作业环境,遏制重特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我市将在全市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履职能力强、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同时逐步实现卫生监督员岗位职业化,在职业卫生监管的前沿、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支职业卫生监督员队伍。乡镇企业、小微型劳动力密集企业是职业危害的重灾区,对于这些企业,我市坚持做好源头防范,监督企业建立相关规章制度,监督企业为员工购买、配发符合职业病危害防治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为员工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为员工构筑好防治职业病的三道防线。根据我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我市将在非煤矿山(含矿产品加工)、危险化学品、冶金和木制家具制造等四类企业中开展重点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依法如实申报职业危害项目,严格遵守“三同时”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在有职业危害的岗位设置警示标志和说明,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应急救援预案。督促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据悉,为加速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今年,市安监局把职业卫生职能划转、机构建设、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为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市级职能划转和机构建设已经完成,同时指导和督促县(市)区开展职能划转以及县(市)区和各园区的机构建设。
来源:东北新闻网
本文版权均属职业病防治公益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职业病防治公益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未注明"来源:职业病防治公益网 "的文/图等稿件,均来自网络,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